青少年近视率
据《中国青年报》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我国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的比例分别为36.7%、71.4%、81.2%。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世界视力报告》显示,美国青少年近视率仅为10%左右,大概是中国的1/7左右。
在欧洲国家中相对贫富差距最大,父母相对最热衷于“鸡娃”的法国,其生部网站表明,法国20岁以下青少年近视眼的比例也只有20%左右,青少年的近视率只有中国的1/4。
那么,造成我国青少年儿童和欧美青少年儿童近视率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
一、社会对近视防治实际重视程度不同
美国
美国的教育圈制定了保护孩子视力的“八项注意”:
(1)电脑屏幕阅读或书面阅读时,每隔半时闭眼休息2分钟;
(2)阅读过程中,要经常眨眨眼睛,以保持眼球湿润;
(3)室内光照应充足,建议使用全光谱灯泡(护眼灯)。这里提到的全光谱,可以理解为室外太阳光,特别是使用电脑的时候;
(4)使用防眩屏电脑显示器,防止显示器伤眼睛;
(5)显示器与眼睛要保持45~76厘米距离;
(6)显示器屏幕中心点最好低于双眼10~20厘米;
(7)室外阳光过强时,一定要戴太阳镜;
(8)每晚保证8小时睡眠。
加拿大
无论如何要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
德国
给孩子戴“巫婆眼镜”:
从一年级开学时,就让学生戴上“巫婆”眼镜,戴上这个眼镜孩子就能体验到近视的感觉,了解造成近视的原因、戴眼镜对生活造成的不便等。为了提高孩子的视力,德国学校还定期进行望远活动,孩子们在走廊上,在公园里、山上,凝视远处绿油油的田野,远望天际起伏的群山。
法国
从小保护眼睛。
在法国,规定3岁之前不能使用电子产品,6岁之前不能玩电子游戏机,9岁之前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需严格控制,12岁之前不能单独浏览网页。法国的学校特别注重学生户外运动。
二、欧美国家更重视体育与户外活动
中国人重视智育,并不那么重视体育,双减政策出台前,中国家长为孩子报的培训班多是主科或者艺术。
大部分欧美人不爱上学术类的培训班,但对一类培训班却特别痴迷——那就是体育特长班。在很多美国家长眼里,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品质:比如坚韧的毅力、建立自信和团队精神。
美国人有多爱运动?看看美国的统治阶层,从政治家、将军、企业领袖,到媒体大腕、大学教授,运动健将到处都是。西方传统上是个尚武的社会,当今的美国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体育由此成为教育的一个核心。另一方面,体育也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交距离。
那么,
明亮的光线为什么能阻止眼轴变长(轴性近视)?
光线(一定强度范围内)能够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释放,而这一神经递质有阻止眼球在发育中伸长的作用。
婴儿出生时,眼球几乎与成人一般大小。但婴儿的眼睛,其实是眼轴比成人更短一些的“远视眼”。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眼球会增长几毫米,直到眼球到达健康形状时停止生长。目前最一致的结论是:眼轴的增长和多巴胺密切相关。
为了保护青少年儿童的视力,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起来,促进青少年儿童加强运动、让青少年儿童去户外接受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光照,才是保护孩子的眼视力健康之道,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秦龙眼天使 我 们 的 追 求 让未近视的孩子远离近视 让刚近视的孩子告别近视 让已近视的孩子减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