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龙实业
☏ TEL 029-85358579
产业布局
当前位置:
为什么把小学作为近视防控“最重要阶段”?
    发布时间: 2024-11-15 16:34    
为什么把小学作为近视防控“最重要阶段”?


往期回顾

教育部等三部门部署幼儿园和小学近视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



出台《通知》的背景是什么?


●2018年以来,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协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效应对了三年疫情的不利影响,取得了积极成效,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


●从国家疾控局公布的监测数据来看,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与2018年的53.6%相比,下降了1.7%。2022年,6岁儿童近视率为12.7%,小学生近视率为36.7%,初中生近视率为71.4%,高中生近视率为81.2%。与国务院同意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的“到2030年小学近视率控制在38%以下”的防控目标相比,当前小学生近视率为36.7%,小学近视防控已提前达到防控目标。但与“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相比,近视防控形式依然严峻,防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从实践看,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能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推动全国和各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以更快速度下降。







为什么把小学作为近视防控

“最重要阶段”

Myop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小学期间(6~12岁),我们称之为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为什么这个阶段尤为关键,被称为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呢?


01

易发生近视


6岁以前,孩子户外活动比较多,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近距离用眼比较少,而且还有远视储备可待消耗,总体近视风险不大,做好定期检测即可。


上小学后,孩子开始看书、写作业用眼时长显著增加,再加上电子产品的使用,远视储备的消耗,这时候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发生近视。



02

易培养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能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健康的用眼习惯包括培养广泛的体育运动爱好,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合理饮食和睡眠习惯也很重要。避免躺姿阅读、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小学期间培养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持续性较长,能为视力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03

巩膜易塑



这是因为幼年阶段眼睛最软,眼睛的外壳——巩膜弹性十足,可塑性强。


它就像一棵小树苗,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引导。当近视的危险因素发生时,例如过量近距离用眼,眼球就很容易近视。同样,面对保护性因素,例如凝视望远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也很强。也就是说,同样的近视防控方法在孩子年幼时发挥的作用更大,等到孩子12岁以后,发育期接近尾声,这些方法产生的收益就没有儿童期那么大了。等到成年后,眼球变得很硬,眼压就压不动巩膜了,所以大部分人近视度就不增加了。



04

业余时间较充裕



小学期间,孩子业余时间相对初高中比较充裕,可以做到多户外活动,也相对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一些花费时间的近视防控工作,如雾视训练、调节力训练等。


等到孩子上了初高中,课业逐渐繁重,孩子的学习和护眼训练很难冰心,很多学习任务也需要使用电脑或者平板,那时再去执行近视防控,少用眼,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由此可见,在孩子小学期间,对近视防控投入资源是很值得的,孩子每推迟一年近视,成年后的度数就能少 150 度


所以很多医生强调,近视防控要趁早,家长应该在孩子小学期间,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护眼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好的用眼习惯,建立孩子屈光档案。别等孩子已经近视了才后悔,到时候不但要在护眼和学习之间纠结,还要投人更多的经济、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秦龙眼天使小贴士

6~12 岁的儿童,眼球软,胶原丰富,可塑性强,近视的防护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