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加之长时间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校园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针对校园近视率的逐年上升,家长、学校及社会应共同关心,高度重视,普及预防知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增长趋势。

1、用眼时间过长,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比如:作业很多,晚上学习很晚,甚至到深夜;
2、用眼距离过近,用眼姿势错误,长时间歪着头、趴在桌上看书写字,甚至躺着看书等;
3、过度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
4、偏食,例如过度吃糖,不爱吃蔬菜及动物肝脏;
5、过度噪音;
6、灯光照明过强或过弱;
7、遗传因素。
1、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长,眼轴增加,眼球凸出,并且眼周皮肤松弛,影响孩子的容貌;
2、青少年正处在爱运动的年纪,由于视远不清,近视眼使孩子运动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而佩戴框架眼镜,虽然能够视物清晰,但镜框增加了运动时的不便,同样增加了运动受伤的风险;
3、近视会限制孩子工作时职业的选择;
4、近视不及时控制,近视度数发展至600度以上便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会造成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提前发生等眼部疾病,影响孩子终身。
读写姿势要端正,握笔姿势要正确,眼和书保持30~35厘米(1尺)距离,手距笔尖3cm(1寸)距离;
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30分钟后,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面距离应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但不小于2米;
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每周保证累计10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目前研究证实,适量的户外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坚决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养成合理膳食和膳食平衡等良好习惯。
不要无节制地玩电脑、手机及看电视,每天玩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