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迎大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小年一到,过年的氛围就越来越浓了,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差一天?
小
年
小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为什么南北方小年日期会相差一天?据研究,清朝之前,南北方小年日期都是在同一天,即腊月二十四,如在《风土记》就有:“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的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在他的《祭灶诗》中写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从清朝开始帝王家要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举行祭天大典,直至雍正年间,为了节省开支,皇帝在这一天同时祭拜灶神。自此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后来,受官方影响,京城附近百姓们,也逐渐改为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这便是南北方小年日期相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为何要祭灶?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北方这样过小年
XIAONIAN
01
吃糖瓜
糖瓜,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祭灶时会给灶王爷供奉糖瓜,糖瓜是一种麦芽糖做成的糖,非常甜,也是希望给灶王爷吃了以后,让他嘴巴甜一点,上天给玉皇大帝做报告时多言好事。
在祭灶之后,大人孩子也都会吃一点糖瓜,此时更多的是强调吃糖瓜带给人们的甜蜜感,和对新年即将到来的期盼。
02
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03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窗花内容花样繁多,样子讨喜,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年年有鱼等。
04
扫房
小年这天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年底辞旧迎新的时刻,小年大扫除是必做的功课。
05
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此外,也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的美食。
南方这样过小年
XIAONIAN
01
祭灶
这算是一个民间传说了,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小年这天,人们会摆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么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02
掸尘
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要过年了,自然要把家里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
03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小年是春节的开始,灶王的来到,是回家的希望,
团圆的前兆,是忙碌的开始,也是孩子的期待。
秦龙实业有限公司
恭祝大家小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