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这个市场经济的信号灯,如今却在中国酒业闪烁着混乱的信号。价格倒挂现象已成为行业的顽疾,让众多酒企深陷泥潭。
在白酒的价格体系中,批价与零售价的倒挂严重冲击着市场秩序。据央广网消息,2025年1 - 5月白酒批发价格总指数呈小幅震荡,名酒批价波动大于地方酒,尽管头部酒企通过控货稳价来缓解库存问题,但2024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达1683.89亿元,同比增加192.9亿元 ,2025年上半年58.1%的经销商反映库存继续增加,价格倒挂程度加剧,经销商现金流压力凸显。就拿飞天茅台来说,部分渠道价格降至1840元/瓶,创近年新低,在电商大促的冲击下,高端白酒的零售价纷纷跌破批发价,五粮液、国窖1573等也未能幸免。
这种价格倒挂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于经销商而言,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原本依靠差价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有些经销商只能苦苦支撑,等待市场转机。从品牌角度来看,价格倒挂损害了品牌的价值和形象。消费者心中,价格往往与品质和品牌价值挂钩,当一款高端白酒的价格频繁波动且低于批发价时,消费者会对其品牌产生质疑,认为品牌价值下降,这对于长期积累的品牌声誉是一种难以挽回的伤害。
在价格倒挂的困境中,酒企们也在思考价值重构的问题。过去,白酒行业的繁荣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其金融属性被过度放大,“涨价去库存”成为一种可行的底层逻辑。但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深入实施,白酒的金融属性逐渐瓦解,行业需要回归到产品本身的价值。这意味着酒企要更加注重品质、文化内涵和消费者体验,而不是单纯依靠价格的上涨来提升品牌价值。比如,一些酒企开始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举办封藏大典、文化展览等活动,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文化价值,试图在新的价值体系下重新赢得市场。
酒业的传统渠道,这个曾经帮助各大品牌度过多次行业周期的“功臣”,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传统经销网络等级森严、传承数十年,酒企通过经销商将产品推向市场。但如今,价格体系的崩塌让经销商手中的存货价值下降,库存积压问题愈发严重,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许多经销商只能靠着以前好年景的利润苦苦支撑,资金周转困难和市场销售不畅成了他们面临的两大难题。为了稳定市场,头部酒企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允许经销商按原价打款、给予打款优惠等,但连续几年的动销不畅,让经销商们的信心逐渐消磨。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的出现给白酒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也让传统渠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电商平台的优势显而易见,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产品的销售范围更广;价格更加透明,消费者可以轻松比较不同品牌和产品的价格;而且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80后白酒分销商老马表示,电商平台让全国的分销商形成了竞争关系,名酒的线下生意越来越难做,但电商平台低价走量的模式也能让他维持生意。
酒企对电商的态度既矛盾又复杂。电商平台既能帮助酒企去库存,又能让经销商有喘息的机会,但也让价格变得更加透明,加剧了市场竞争。而且,电商的发展也导致了渠道冲突的加剧,线上线下价格不一致,容易引发经销商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酒企开始尝试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通过统一价格、共享库存等方式,协调线上线下渠道的利益。但这种模式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酒企对整个渠道体系进行深度的改革和整合。
消费者是市场的核心,而如今中国酒业的消费者群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迁,这给酒企们带来了诸多困惑。
年轻消费群体(85后 - 94后)正逐渐成为细分市场的突破口,但他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与传统消费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白酒的消费场景主要集中在礼赠、宴请等,而年轻消费者更注重朋友聚会、日常饮用等场景,他们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对酒的品质和口感也有新的要求。比如,他们更倾向于低度酒、果味酒等创新产品,对包装设计也更加看重,希望产品能够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消费者决策更加理性,决策链更长。在购买白酒时,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品牌和价格,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口碑和文化内涵。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增速下降,也让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更加谨慎,更加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主销价格段由300 - 500元进一步向100 - 300元价位带下沉,500 - 800元价位带生存困难,消费理性化推动市场向高性价比产品倾斜。
面对消费群体的迭代和需求的变迁,酒企们也在积极调整策略。推出年轻化产品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五粮液推出年轻化产品,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文化IP活动;洋河通过新兴营销方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水井坊针对25 - 30岁年轻消费群体在新零售平台消费提升的趋势,将尝试在特定区域推出38度以下低度产品,加码年轻化创新。然而,这些尝试并非一帆风顺。一些酒企只是简单地在包装上印上网络流行语、推出小瓶装酒,却没有真正理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文化,导致产品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
酒企们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通过讲述品牌故事、传递品牌价值观,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在新的消费环境下,酒企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酒业在行业下行之时,面临着价格、渠道、消费等多方面的困惑。这些困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酒企们才能在困境中找到上行之路,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